廢雙語政策提案 附議人數過關
![不少第一線教師直言雙語政策嚴重排擠到正常教學課時,建議政府懸崖勒馬,停止執行錯誤的政策。圖為教育部邀請70名美籍教學助理投入國中小學校,營造口說式英語情境。(教育部提供) 不少第一線教師直言雙語政策嚴重排擠到正常教學課時,建議政府懸崖勒馬,停止執行錯誤的政策。圖為教育部邀請70名美籍教學助理投入國中小學校,營造口說式英語情境。(教育部提供)](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3-04-16/656/B04A00_P_01_02.jpg)
2030雙語國家政策提出以來便遭批評不斷,有民間團體近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訴求雙語政策有違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影響正常教育發展。該案公告僅5天,已累積超過5400名人次附議,甚至不少第一線教師前往留言,直言這項作法嚴重排擠到正常教學課時,建議政府懸崖勒馬,停止執行錯誤的政策。
這項提案由「多語台灣,英語友善」行動聯盟拋出,附議人數已過關,教育部必須在6月14日之前提出回應。當中列出5點建議,包含:(1)停止「雙語政策」並暫停〈雙語政策發展中心設置條例〉法制化。(2)暫停教育部、國教署以「雙語國家」、「雙語政策」為名之相關補助要點,回歸英語正常化教學之補助精神。(3)檢討不當績效指標,停止相關雙語政策之評鑑作業,以減輕學校壓力。(4)教師甄試回歸專業,停止非英語科教甄以英語進行口試與試教之錯誤政策。(5)提升並活化英語教學品質,英語不應成為其他學科之指定教學語言,以維護學生基本學力。
該份提案自12日公告以來,吸引大批網友留言,當中不少人是國、高中老師。
一名國中理化老師兼導師的網友HYC說,升上國一學生的英文能力已是兩極化,建議該做的是增加英文上課時間,並交由專業師資訓練,讓其他學科老師教好自己的專業科目,學生才能真的受益。
網友珮小竹分享國小教學現場觀察,提到雙語課程就是將健康、戲劇等副科課,採自編教材主題式教學法,外師採全英語上課,中師僅協同,「身為級任老師的我不明白,究竟意義何在?」
對於外界批評,教育部回應,目前政策是一方面落實國家語言的保護與推廣,也致力提升英語力,讓學子具備專業領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提升英語力方面,各校透過「普及提升」、「重點培育」,分年、分階段穩健推動,像是國中小可採英語教學以英語課程為基礎,重視英語環境營造,讓學生有機會於真實生活環境使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