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防疫險之亂 金管會要扛責止血

中國時報社論
中國時報社論

沒有最亂,只有更亂,這就是蔡政府防疫表現的最適當評論。確診標準、快篩、居隔日期、急診室的長隊伍等與疫情直接相關的事件,固然是一團亂、民眾怨聲載道,但出乎外界意料之外的,金融也跟著來亂─政府主管單位失職誤判在先,事發又缺乏決斷,「核保及理賠五大原則」姍姍來遲,加上部分業者缺乏專業又唯利是圖,這個「防疫險之亂」不只該檢討,更該妥善因應處理,否則不僅傷害眾多保戶權益,保險業的信任度更將大受損傷。

業者失誠信 民怨沸騰

這次會發生所謂的「防疫險之亂」,原因很簡單,就是國內新冠確診人數節節高升,從原來「加零」的天堂,增為每天數千人,進而上萬人,一度破9萬人。今年以來總確診人數已近130萬,這代表的是當初保險業者以為確診人數少、大力推銷賣出的防疫保單,現在許多保單都要理賠,業者估算保險業者為了這波防疫險,少則賠付300億、多則賠付超過900億元,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將惡化。

也因此,先是有「業界代言人」出面呼籲讓保險公司防疫險退保、不理賠,但金管會很快就出面否決,主委黃天牧還呼籲業者「確保所有保戶都能在符合理賠條件下得到合宜的理賠」,對業者財務可能惡化一事,他也說,即使業者短期出現赤字,但「現階段重要是保戶信任問題,請各產險公司要依照誠信原則去面對保戶。」但一直拖到近日才終於公布了核保、理賠五大原則。

因為金管會一直未盡快決斷,業者無所依循,因此先是富邦產險開第一槍,拒絕重複投保件者,後續新光產險、第一產險等也跟進。坦白說,業者這個宣布是否合法已有疑慮,其引用的法令顯然有過度引伸解釋之嫌,引發民眾嘲笑、非議,怒罵保險公司「輸不起」,立委則以「願賭不服輸」形容業者,要求金管會「說清楚,不要讓保戶權益受損」。

專業來看,這次「防疫險之亂」最需要釐清,同時也是要由金管會決斷的有二大主題,一個是業者「逕行退保」的合理、合法性如何?第二個是理賠的標準如何?以兼顧理想與現實。

對於退保問題,尚未完成核保程序的保單,業者不接受要退保,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業者原本就有核准權力;但對已核保卻以各種理由退保的作法,並不合理,這些包括重覆投保、在其他公司投保,或投保其他保單也計入「重複投保」之列者,明顯是業者為規避理賠損失而為之,金管會在這方面是該嚴格守護保戶的權益。金管會公布的「五大原則」,還是不夠明確。

風險意識低 產官卸責

至於理賠標準,到底是快篩陽性,還是PCR陽性、甚至要有投藥等醫療行為(重症者)才能理賠,金管會的五大原則算是有一定的規範,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回歸到保單合約與法令來看。

坦白說,如果保單上就是說「確診即理賠」,業者現在卻要搞出「投藥重症」才理賠,明顯站不住腳,當然不能被接受。但對確診的認定,縱然牽涉到醫療能量問題,如果各方都認為PCR可信度更高而要以此為準,是可以接受。再如居隔標準的改變,如果保單無特別條文規範,業者就不該拿來作為不理賠的藉口。

除了解決問題外,也必須回頭好好檢討一下,何以致之?台灣金融業不是號稱要去「打亞洲盃」甚至「世界盃」的嗎?怎麼犯下如此低劣的錯誤?

國內防疫險的「基本規格」是:保費500元,確診理賠10萬元,保險公司既未精算可能的財務情況,更未對可能升高的確診率做風險評估,這種保單被業界私下取笑是如玩樂透、彩券。看著各國確診率與確診人數持續上揚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風險意識竟然低到認為台灣可以永遠確診「加零」,防疫保單穩賺不賠,所以拚命推銷,這種表現既缺乏專業更無風險意識。當然,金管會任由業者推賣,完全沒有把疫情與保險業的互動當回事,處於被動狀態,出事後才來責怪業者,有這樣顢頇的主管單位,難怪要為疫情添亂。

根據官方統計,防疫保單近700萬張,如何處理、處理是否得當,不僅關係著眾多民眾與保戶的權益,更關乎著民眾對保險業者的信任度。金管會雖有基本的規範原則出爐,但防疫險之亂是否治得住,還是會像疫情一樣繼續失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