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線18站命名 議員籲接地氣

市議員朱暖英呼籲交通局捷運站命名,要接地氣更要正視當地人的聲音。(陳世宗攝)
市議員朱暖英呼籲交通局捷運站命名,要接地氣更要正視當地人的聲音。(陳世宗攝)

捷運綠線從北屯總站至台中高鐵站共18站,站名公布後引起市民熱烈討論。台中市議員朱暖英、張耀中建議站名應接地氣,絕非讓民眾看得一頭霧水;市府交通局表示,捷運綠線沿途遍布眾多知名景點,市府以在地地標名稱增設車站「副站名」,以利民眾辨認及轉乘。

朱暖英指出,但位在南屯地方信仰中心水安宮正門前側,捷運G10站的名稱,卻要把名稱越改越長;到底是要叫「水安站」,還是要叫「文心大業(水安宮)站」,為什麼不乾脆叫「水安宮站」?

張耀中表示,捷運綠線才18個站,預計更動7站的站名,另多達5站有列出副站名,相關命名辦法條例都未見制定、送市議會討論;如主體站名和副站名並存,容易讓使用者混淆。交通局竟說是為更符合民意期待才增列副站名。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市府以地標名稱增設車站「副站名」,推廣在地著名景點及歷史舊名,讓外地遊客在通勤時也可走訪當地歷史景點;一方面拓展地方知名度,另方面提高車站位置辨識性。為方便民眾辨認及轉乘,副站名將於主站名後方以「括號」呈現,讓民眾清楚區分主站名及副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