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 流民 棺材房 社會底層暗黑人生

香港底層市民所居住的「籠屋」,被鐵絲網圍住的狹小空間僅能容納一個成人。(中央社)
香港底層市民所居住的「籠屋」,被鐵絲網圍住的狹小空間僅能容納一個成人。(中央社)

香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時擁有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繁華的購物天地與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是眾多人心之嚮往的境地。但地狹人稠、物價過高的癥結,成為香港當前所面臨的窘境,這導致年輕世代深陷房地產價格飆漲的泥沼。

夜幕降臨,香港出現一道奇特的景象:一群散落在都市底層的靈魂匯集到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餐廳,趴睡在桌子或椅子上,直至隔日天明才離去。在這裡他們能享受短暫一夜的免費住宿,獲得免費的冷氣與安全的睡眠,乾淨的洗手間也供他們使用,外媒稱他們為「麥難民」(McRefugee)。在麥當勞的故鄉美國,似乎不可能出現這樣奇特的景象,到了午夜「睡客」一定會被趕走。

「麥難民」的說法起源於日本,2007年開始日本開始出現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他們會購買一杯咖啡然後留宿在這裡,畢竟一杯咖啡的錢可比一天的房費便宜多了。在香港,房屋租金高居不下的現實下,有的露宿者沒有工作,有的薪資過低,就只好寄居於快餐店,麥當勞也陸續成為一些無家者的棲身之處。BBC曾這樣報導「麥難民」的生活現狀:夜幕降臨時,快餐餐廳就成了一個臨時招待所,引來這個城市最窮的人。

30萬人住劏房 與廁所共眠

在這座城市的街角巷尾,還隱藏著霓虹燈無法照亮的空間,這樣的邊緣空間俗稱「劏房」。「劏」是粵語用詞,有「剖開」的意思。「劏房」即「分間樓宇單位」,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多個較小的獨立單位,從橫向將空間分割到極致。統計數據顯示,在有740萬人口的香港,有超過30萬人住劏房,但這些人不完全是低收入的草根階層,據調查,28%的「劏房戶」人均月收入在1.5萬港元以上,更有14%月收入超過2萬港元。

在香港,普通輕型貨車停車位的標準為24平方米,而劏房的的面積平均僅有48平方呎,還不如一個停車位大。遠低於美國(150平方呎)、日本(199平方呎)、台灣(141平方呎)的個人平均住房面積。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裡,擠進了上下鋪、小沙發、冰箱、洗衣機和小餐桌等幾乎所有生活必備品。有些劏房的廁所與廚房合併在一起構成獨立的空間,瀰漫在空氣中的氣味滲透進飯菜中,讓人無法下嚥,更有人以「與廁所共眠」形容這樣的生活環境。

籠屋無可立足 彎腰屈膝度日

當橫向空間被分割至極致,劏房的形式則演變成縱向切割,「籠屋」、「板間房」便應運而生。香港電影《籠民》中描繪過一群生活在籠屋裡的底層小市民的生活,「籠屋」最早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一張被鐵絲網圍困的床位,四周的布塊守護著那僅屬於籠民的隱私。隨著政府規範劏房市場,港府頒布《床位寓所條例》確保床位寓所符合消防衛生以及樓宇的最低安全標準,昔日的「籠屋」少了,取而代之的斑黃的木板圍合成的「板間房」。它,四周木板緊閉,僅有門上的一口氣窗讓空氣勉強流通。進入狹小的空間,只能直挺挺地、如躺進棺材裡一樣,所以又被稱為「棺材房」。

與劏房不同的是,住在「籠屋」、「板間房」連一個可站立的空間都無法負擔,只能「彎腰屈膝」地過日子,他們時常自嘲「住在連腿都伸不直的地方,談何做人的尊嚴」。對他們而言,免於露宿街頭便是最好的歸宿,這是香港社會底層的真實社會圖景,看似被分割地井井有條卻又辛酸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