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數字總統阿Q喊話 忽略百姓感受

蔡總統針對主計總處上修第3季經濟預測2.9%,在臉書高調指「又是第一名」,但被藍營嗆是假新聞。圖為台北街頭店家生意冷清關門大吉。(中央社)
蔡總統針對主計總處上修第3季經濟預測2.9%,在臉書高調指「又是第一名」,但被藍營嗆是假新聞。圖為台北街頭店家生意冷清關門大吉。(中央社)

蔡英文在還沒當總統前,曾痛斥馬英九是只見數字、不見感受的「數字總統」。言猶在耳,獨步全球端出「季度經濟成長率」的蔡英文,顯然也已淪為忽略百姓困苦的數字總統。

若單聽官方宣導,恐讓人誤認此刻是建國以來經濟最好的一刻。只是,無論國人平均月薪5萬、35歲以下年均所得54.37萬,抑或號稱Q3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冠,其背後都存在一種邏輯誤謬,就是利用極端數字美化、扭曲事實。

舉簡單例子來說,假設有四口之家,父親是年賺1.27兆的全球首富貝佐斯,我們能說這家庭每人平均年賺3100億嗎?又或,身高160公分的人,能自稱「我和麥可喬丹平均身高180」嗎?

回到經濟成長率問題,觀察一個國家經濟成長,基本多以「年度」為基礎單位,原因在於唯有拉長時間,才能有助降低特定單一事件造成的效應,讓數據因短期波動而不夠符合現況。如同購買基金,稍有常識的投資者都知,要了解一檔基金好壞,觀察3、5年趨勢圖是基本功,應當沒人會單憑3個月表現就稀哩呼嚕盲目丟錢。

結果,今天蔡政府卻像見樹不見林的菜籃族,刻意避談2018年經濟成長率墊底事實,卻單憑某季成長率就自行宣布稱霸,這如果不是天真,就是欺騙老百姓。

況且,台灣GDP能撐住,主要關鍵就在中美貿易戰,導致台商回流及轉單效應,假若抽掉這部分,其結果恐怕就天差地別了。

蔡英文上台後兩岸冰封,陸客不來,外商投資意願降低,內需市場又無法有效支撐缺口,進而陷入薪資趨近凍漲、消費萎縮的惡性循環。所以,無論政府拋再多美麗數字,終究沒能改變四小龍國民平均所得倒數第一現況,也讓「經濟不好」成庶民最鐵錚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