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清代制度 皇帝一日吃兩餐

現代的福州重陽千叟宴。(中新社資料照片)
現代的福州重陽千叟宴。(中新社資料照片)

在乾隆朝中期,隨著清代國力的增強,皇帝餐桌上的排場也與日俱增。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之後,皇帝每餐的菜品就已經到了40品以上。之後逐漸增加,特別是到了晚清慈禧皇太后掌權的時期,菜品就更加豐富了。就算到了後來宣統皇帝退位之後的小朝廷時期,這種排場依然沒有能夠減下去,何況當時還又新出現了「西餐」這種「新鮮物」來填補御膳。

歷史上,新年正月裡,清朝皇帝還會跟大臣一起舉行茶宴,參加的人就包括諸王、貝勒、貝子、大學士、九卿,參加的人就不限於愛新覺羅家的了,等於新春團拜會,著名的千叟宴,就有茶宴的成分。

重華宮成小型博物館

茶宴從康熙開始,在乾隆時舉辦最多,喝了茶,君臣作詩聯句,以松實、梅英、佛手三種,沃雪烹茶,叫三清茶,再加上一些點心。史料裡寫說茶宴的起源是害怕君臣都喝醉了無法作詩,所以改酒為茶。我想其實應該是新年裡大家都吃太膩了,康熙皇帝一聽到還要跟大臣們吃飯,就一拍大腿說,算了,喝茶清清腸胃吧,就這麼成了定例。

關於乾隆時期新年茶宴地點的重華宮,也有幾句話要說,乾隆在登基之後將重華宮變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把太后、皇考、去世皇后富察氏的遺物和贈禮都存放其中,乾隆的聖旨說的是:「重華宮係朕藩邸舊居,特為崇奉,勢必扃閉清嚴,轉使歲時錫慶之地,無復燕衎之樂,何如仍循其舊,俾世世子孫,衍慶聯情,為吉祥福地之為愈乎!」

想起《紅樓夢》裡元春讓姊妹們住進大觀園的情節:「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後,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致,自己幸過之後,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這旨意,這語氣用詞是不是如出一轍?再聯想大觀園裡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就是一次次的詩社,《紅樓夢》與清朝皇家歷史那雲山霧罩的關係,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飲食文化學者邢渤濤曾經在相關文章中講述一個改革開放初期的故事,說香港有位富翁來到廣州某酒家,扔下一萬元錢,要吃一餐飯。廚師便採購來數千斤的鯉魚,只取用鯉魚的鬚,做成了一盤「龍鬚菜」,讓那些數千斤的整條鯉魚成了「下腳料」。那位富翁吃了之後,自詡說這種「龍鬚菜」是「御膳」的檔次,只有清代皇帝方才吃得到,滿意而歸。實則,就算是在清代的宮廷中,「御膳」也絕對不會是這種「吃噱頭」的東西。那麼清代皇帝的三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御膳」不是吃噱頭

所謂「餐制」,即是指一天吃多少頓正餐。在清代,南方的餐制多為三餐制,而北方則多為兩餐制。當時的宮廷是典型的北方生活,也是以兩餐制為基礎的。

據說康熙年間,有一次全國大旱,康熙帝以身作則,主動將宮廷內的餐制暫時改為一餐制以示節儉。後來清末的時候,宮裡通了電,宮廷進入近代生活,逐漸改兩餐制為近代三餐制。除了這兩段特殊時期之外,清代宮廷的大部分時間均是實行兩餐制的。

根據清代制度規定,皇帝一日兩餐,分別稱之為「早膳」和「晚膳」。「早膳」在卯正二刻(6:30),「晚膳」在午正二刻(12:30)。很多人認為清代皇帝對於這個規定是律令化執行的,但是根據《膳底檔》等清宮檔案可以知道,在實際操作中,「早膳」和「晚膳」的時間是根據皇帝的需求和情況靈活調整的。一般來說,「早膳」是在五點到十一點之間,而「晚膳」是在十一點到十五點之間,都有相當大的彈性。

看到這裡,想必有人會害怕皇帝吃不飽,其實完全不用擔心。清代皇帝雖然只是「兩餐」,但是所謂的「餐」,必須是相當正式的一頓飯,其餘不正式的飲食則稱之為「點」。「餐」被限制為「兩餐」,而「點」卻是自由的。

以執行「兩餐制」的時代而言,皇帝的每日飲食情況是這樣的:每天起床之後,先吃一頓「早點」,在處理一些政務之後,再吃一頓正餐,稱為「早膳」。午休之後,如果有需求,可以傳一頓午點,一般檔案上寫為「餑餑桌」。下午則吃第二頓正餐,即是「晚膳」。如果這一天皇帝就寢比較晚,在晚上又餓了,可以傳一頓夜宵,一般檔案上寫為「晚晌」,之後就寢。

所以這樣算來,皇帝一天中,「餐」雖然只有兩次,但是「點」卻有三次之多。而且根據需求,這個「點」還可以繼續增多。

在清初的時候,清宮的飲食還比較樸素。康熙帝曾經有過「不食兼味」的說法,指的是一餐之內只食用一種類型的主食材。比如說這頓飯吃豬肉,那麼就只吃豬肉的菜餚,不再吃雞肉、魚肉。到了乾隆朝初期,清宮飲食還相對樸素,每餐只有18品。這裡的「品」,是清宮記錄菜餚的量詞,和我們今天的「一道菜」的「道」類似。這18品,是包括了主食、醬菜和甜點的,所以應該說並不算太奢華。

但是在乾隆朝中期,隨著清代國力的增強,皇帝餐桌上的排場也與日俱增。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之後,皇帝每餐的菜品就已經到了40品以上。之後逐漸增加,特別是到了晚清慈禧皇太后掌權的時期,菜品就更加豐富了。就算到了後來宣統皇帝退位之後的小朝廷時期,這種排場依然沒有能夠減下去,何況當時還又新出現了「西餐」這種「新鮮物」來填補御膳。

另一方面,不同皇帝對於食物的喜好,也在當時的餐桌上能體現出來。比如說,清代記錄皇帝每天飲食的檔案叫作《膳底檔》,乾隆皇帝留下了大量的《膳底檔》,但是在他的《膳底檔》中,就算是在下江南的期間,都幾乎沒出現過魚類,這基本能表明乾隆帝大概不喜歡吃魚。同樣,從《膳底檔》中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太后尤其喜歡吃燒烤或者甜味的食物,光緒帝比較喜歡吃魚蝦以及作為點心的小窩頭,小朝廷時期的宣統帝則最愛吃西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