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鳥會足感心 為保育草鴞盡心力

燕巢淺山區2隻草鴞幼雛,失蹤1個多禮拜,所幸最後主動返巢。(高雄野鳥學會提供)
燕巢淺山區2隻草鴞幼雛,失蹤1個多禮拜,所幸最後主動返巢。(高雄野鳥學會提供)

中寮山燕巢、田寮交界山區,棲息一級瀕危草鴞,且有穩定繁衍育雛族群,落地生根成為草鴞重要棲所,為避免草鴞吃進被農藥毒死的老鼠而身亡,高雄野鳥學會17日在燕巢深水里淺山區宣導農民使用生態友善農法,減少使用農藥、滅鼠藥,以有機耕作提高農產品價值,達到永續環境,也為保育草鴞盡份心力。

高雄鳥會理事長林世忠指出,位於旗楠公路旁的燕巢深水里山區,自然生態豐富,更是一級瀕危保育鳥類草鴞的重要棲息地,從林務局、屏東林管處、保七總隊森林警察、深水派出所到社區居民,都化身成為草鴞的守護者。

林世忠提到,11月21日發生一起草鴞幼鳥失蹤事件,立即隨即通報林務局保育組、農業局、屏東林管處調監視起追查,「連幼鳥的食繭都不見?這非熟悉門道的人士不可能會拿走食繭」,保育警察也獲報趕來場勘,連日搜尋察訪山區,一無所獲。

他說,原以為幼雛遭不肖人士盜獵,所幸11月30日2隻幼鳥竟主動「重返家門」,讓大家都鬆口氣,虛驚一場,目前巢穴口周邊有一套太陽能板監視系統,能夠觀察草鴞一家的動靜,2隻幼雛每夜仍在淺山棲息地等待親鳥的拋鼠餵食,生活恢復正常。

雖然幼鳥離巢原因不得而知,不過也引起相關單位關切,考慮增添監視器設備,保護「燕巢國寶」生存與繁衍。

為讓草鴞棲息環境更友善,鳥會已在社區舉辦4場生態推廣講座外,還設計草鴞生態教室、自然生態教室、著色DIY、生態之美攝影展,讓社區居民認識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